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从师三十一年散记》作者 崔思阳
《从师三十一年散记》作者 崔思阳
 
来源:小编 | 日期:2021-09-11 20:42:17 | 浏览 次] 字体:[ ]


恩师陈健1953年10月生于辽宁省锦州市讲师、律师、一级警督、中国武术八段,原沈铁警校侦察保卫教研室主任。中国少北拳全国指导委员会主任,现为渤海大学客座教授、渤海大学少北武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渤大传承基地指导教师、渤大少北武术社团终身理事长。锦州市少北武术研究会会长、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少北拳宗师张荣时先生亲传弟子。

从师三十一年散记

我与恩师的师徒缘已结31载,这期间我娶妻生子,工作也从县城调转到了市内。生活得平平淡淡,平凡的无以复加。当然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起起伏伏与磕磕绊绊,这时,总是一个习武人坚韧不拔的品格,帮我克服迷茫,战胜困难,走向光明。我常想,是少北拳,是师父,让我一个农村娃有了今天的生活。

                                          初见

陈健恩师1986年开始在渤海大学(原锦州师范学院)传授少北拳。

1990年,我考入锦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学习。10月份左右,见食堂门口的宣传栏上张贴了一张少北拳的招生广告,当时也不知道何为少北拳,只是因为喜欢武术,就和一些同学报了名。第一次见师父是报名的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行人来到体育场旁边的一块场地集合,师父来了,给我们讲了少北拳一宗的流脉传承和拳法的基本构成,讲完师父就带着大几届的师兄们训练去了,我们由天辉师兄带着练习踢腿冲拳。

记忆里,那天师父非常精神,神态可亲,目光如炬,头发乌黑,想想那时他也不过三十七八岁。如今才发现,也算是幸能看到师父有头发的样子。

                                           习武

随着师兄们的毕业,我们这届弟子也成了师兄,开始带着东宇师弟他们训练,师父对我们的要求也越发严格,这份严格来自一个习武人对练武之道的坚守和体悟。

为了传承和发扬少北拳,师父寒暑不辍,每天早早到训练场,他习惯敞着怀把腿放在横木上侧着身子,一边做准备活动,一边看我们扎马步练习手七功。只要师父一摆手,我们就排成整齐的队形,跟随他操练起来,从八步短拳到三步长拳,从长短器械到擒拿养生功,他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我们。那时没有匕首和刀剑,我们就用树枝代替,现在我教学生练习,还习惯用树枝。

师父功夫好,动作规范,教授的时候让我们把每一招都要记准,记熟,口中总念叨不能把少北拳传走样了,我知道,这是师父对少北拳的爱。

练拳之余,偶尔我们也到师傅家坐坐,那是体育场边上的一间斗室,被师母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们人多,鞋放在屋里一些,走廊一些,门就开着,大家坐在地板上、床上,听师父讲了空大师在山海关城墙上练习吐纳和在古庙旁传授张荣时师爷武功的故事,也讲古代武人练胆的事,像半夜里,一人拎着刀,挑着一个人头骨送到乱坟岗,再让同伴取回来,以此来练习胆量。

从此,我的业余生活除了到录像厅,就是练习少北拳,偶尔也打打架,其间还结识了延武,老四,陶子,文成,东宇我们成了师兄弟,也成了一生的朋友。

现在想想,当年师父家的毛毛还小,师父既要准时到岗位,又要坚持每天早起教我们练功,真是需要惊人的毅力!

                                                       送别

每年的6月就是送别师兄的日子。1994年6月,我们毕业了,和师父约好时间照毕业照。这时,他总是要穿上警服,显得干练利索。合影之后还和我们每个人单独照一张,现在看,这些合影是多么的珍贵呀!

当然,一顿大酒是少不了的。大家聚在一起吃顿离别的饭,菜点多少都不够吃,意思一下就行了,有酒就行,吐了喝,喝了再吐,哭的一塌糊涂,嘴里都说着一些肝胆相照的话。师父把不舍都放到了酒里,每人敬酒都干,直到喝醉。

把师父送回家,我们几个同门走在体育场的草坪上,踢着砖块,望着星空,想着自己的未来。还记得师傅给我们写的毕业留言:

朝夕习武,情深谊长,

尊师有余,传艺无方。

多能多技,术有专攻,

功成名就,笑傲异乡。

望你能在闲暇时间里,为弘扬中华少北武术事业付出辛勤的劳动!

                                                  尊师

师父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张荣时先生,张老师是当代著名武术大师,也是一代武林宗师,1968年在锦州正式传播少林觉空拳派武功,师对这部武术遗产进行了期的归纳整理,融入了北方人文理念,将六代师赵、了空和尚、王九阳等先的武功技展成今天刚劲具北方剽悍、威猛格的中国少北拳。1996年张老师编创的中国少北拳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第131个拳种,成就之高,后学无人能望其项背。张老师仙逝后。师父经常在夜间哭醒,并做长文悼念其师,其情真真,其意切切,可见其师徒情深。

                                                    爱徒

徒弟敬爱师父,师父爱护徒弟是我们的传统。刚毕业的时候,由于通讯和交通都不方便。我每年除了定期向师父报平安和汇报习练少北拳的情况外,一直没能和师傅见面。

直到十年后,条件有了改变,我带着妻儿和侄女到锦州看望师父,我把儿子介绍给师父,儿子叫“爷爷”的时候,师父师母乐得合不拢嘴,急忙招呼大家吃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就像一个远游的孩子回到了他久违的家。东宇和李恒师弟也忙前忙后,李恒师弟腰里缠着九节鞭,可能当兵时带枪习惯了,退役之后腰里不带点什么不得劲儿。席间提起了点刚拳三四路,师父和东宇就到铁路公园里给我补课。师父是把我们这些徒弟当成了他自己的孩子,把少北拳的明天也寄托在了我们身上。

现在每年都有很多徒弟回去看师父,也不知道师父的工资够不够用。

                                                     达观

师母说,你师父常说自己聪明绝顶,来形容自己很早就秃顶的事实。其实师父除了工作和少北武术之外,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拿得起放得下,这境界可撑得起“达观”二字。

师父的达观表现在他是一个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什么时候都对自己做的事充满信心。他总是认真严谨的做,对名利看的很淡,只求提高自己,绝不贬抑他人。他有远见,不为眼前的事困扰,为少北武术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并做了踏踏实实有大突破的工作。

师父的达观也影响着我们。用师母的话说,“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

                                                      申遗

师父为弘扬传播少北拳不遗余力,很早就注意到申遗对少北拳发展的重要性,并鼓励众弟子在所在的城市申遗。先后有弟子在辽阳、抚顺、沈阳申遗成功,这使得渤海大学的少北拳传承也上了新的台阶,先后成立了渤海大学少北武术研究院,教育部优秀传统文化渤大传承基地,同时少北拳也成功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拳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待续

写这篇散记是为了纪念师父在渤大传播少北拳35年,庆祝少北拳申遗成功,更是为了祝愿我们的师徒缘至少再续31年。

我的教龄也有27年了。我会继续效仿师父,像他对待学生一样关心我的学生,延续师父的教泽。所以这篇散记还会继续……

                                                                                                                                                崔思阳

                                                                                                          2021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