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护论坛 -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日期:2014-05-07 11:40:11 | 浏览 次] 字体:[ ]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
 

马 宁
 

    运用博物馆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理念在国内外学界都有所论及,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博物馆与非遗的关系,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以及用个案的形式讨论博物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实证性问题等三个方面。多数中外学者都认为,博物馆是非遗保护的重要平台。西藏的非遗博物馆“尼洋阁”,便是我国运用博物馆形式保护非遗的典范。

     尼洋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尼洋阁坐落在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的交汇处,距八一镇1.5公里。该博物馆总高36.9米,共5层,展区面积2829平方米,共有14个展厅,馆藏汇集了林芝地区七个县的民间器物,分别从民族服饰、农耕文化、狩猎文化、藏医药、生活习俗、民间歌舞、手工技艺、文学艺术、体育竞技、节日节庆、宗教信仰、建筑艺术等12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藏东南各族群的传统文化,同时展示了濒临失传的工布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和?人等少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其外围景观——藏东南文化博览园,由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

     尼洋阁模式:运用博物馆形式保护非遗的典范

     标杆效应——文化援藏的辐射

    尼洋阁的成功运营使其成为西藏首个运用博物馆形式保护非遗的典范,产生了很强的标杆效应。2009年7月,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全国获得这项荣誉的唯一一家非文化单位。从学术的角度看,不能说因为它受到表彰就认为它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我们要肯定它的尝试,因为它毕竟是在西藏首次将博物馆和非遗保护结合起来,这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在尼洋阁模式的带动下,林芝各地在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掀起了抢救和保护非遗的高潮,米林县才召村在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援建下建设了一个生态文化展览室,出版了《大山民族—珞巴族社会文化今昔》一书。在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林芝地区的珞巴民族服饰和工布民族服饰制作技艺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出版的《工布民歌集》使没有词曲、口口传唱、濒临失传的工布民歌民谣能以书面形式保存下来,广为传播。墨脱县德兴乡也建成了一个非遗展览室,县政府正在按照尼洋阁模式将兴建的莲花阁建筑建设成展示墨脱门巴族、珞巴族的非遗博物馆。

    开发文化旅游所产生的社会作用

    在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中,用于消费的旅游产品有三层,核心层是林芝地区非遗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外层即有形层,是将这些特色和内涵“视觉化”的各种有形形式,扩展层是博览园。这三层所展现的文化旅游属于文化交流的一种,促成了游客对林芝地区工布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等少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欣赏。文化旅游涉及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陌生体验和消费,而文化旅游中的旅游产品通常是从文化遗产转化而来的。

    就西藏而言,很多内地游客在各种宣传信息中,往往得到的是“奇特的高原自然风光+神圣的宗教膜拜+奇异的服饰”等构成的视觉图景,充满了“新鲜”、“神秘”。而博物馆作为一个严肃、庄严的文化空间,更大的作用在于引导游客以“尊重”的态度去欣赏少数民族普通民众的文化创造力,如藤网桥、天葬台、八盖木锁、木碗、服饰、民居等。我们认为,如果藏东南文化博览园的后期管理规划具有可持续性,并能承受文化旅游发展所需要的较长周期的考验,其发展与越来越成熟的游客会有良好的互动,在这个时刻,经济利益的获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政府与企业红利的博弈

    根据笔者调查,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干部也想过要推进第二期项目。第一期工程是以尼洋阁为载体,采取了传统博物馆的形式来保护非遗;第二期他们计划把邻近的巴吉村作为民族村寨纳入进来,形成实体的非遗体验区,构成一个整体。这样,核心区不变,外层是实体的博物馆展示,扩展层则是既可以看又可以体验的民俗村寨,整个局面就会因为人的加入而成为一盘活棋。但是这个工作随着援藏工作队的轮换而停止,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抵制。从理论上来说,将巴吉村这一民族村寨纳入博览园,就能满足游客在吃、住、购等方面的需求,增加更多的互动节目,把游客留住,弥补博览园现行运行机制的不足,为博览园的盈利创造更多条件。但现实情况是,现在藏东南文化博览园这120亩地属于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而身居博览园中的尼洋阁却属于国家,如果将巴吉村纳入进来,加入当地村民,就超过了公司的驾驭能力,无疑会使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大,利益受损。因此,该公司在这方面并不积极,这就体现出政府与企业间的红利博弈。按照非遗的保护原则,应坚持以保护为主,不能为了开发而保护,更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进行开发。如果福建省援藏队的第二期项目可以完成的话,还是会交给林芝地区政府管理,而这一点与企业所追求的终极目的相背离。因此,不可能得到企业的认同。

    尼洋阁的建设过程,体现了福建省援藏工作队、林芝地区政府和西藏企业三方的话语角力,尼洋阁作为第一期项目的成功符合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和林芝地区政府的意愿,也得到了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配合,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使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不快,而第二期项目的搁浅是伴随着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轮换而发生的,符合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意愿。这背后所体现出的话语权力的角力是今后西藏引入企业参与非遗保护所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 形成合力

    尼洋阁的建设过程体现了我国的非遗保护原则

     汇集社会资源开创文化援藏新途径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了对口支援西藏政策,决定采取“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办法,从内地有关省市和中央国家机关选派干部对口支援西藏。1995年,在对口援藏初期,经济援藏成为主要的援藏形式,各兄弟省市无偿援建的各个项目工程为提高西藏各族民众的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西藏旅游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为西藏各族民众快速致富的重要渠道,而林芝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气候温暖湿润更是成为进藏旅游的黄金地区。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正在这种情况下另辟蹊径,开辟了一条文化援藏的新路子,并取得成功。

    尼洋阁的建筑是2004年7月进藏的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投入1040万元专项援藏资金援建的重点项目,由福建省建筑设计院设计,于2006年9月在林芝县巴吉村娘乳岗建成。该建筑融合了藏汉建筑艺术风格,成为林芝地区八一镇的地标性建筑。2007年7月,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进藏,按照第四批援藏工作队原定将尼洋阁内部作为西藏民俗博物馆的计划,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方研讨,工作队决定打造一座藏东南非遗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从2008年5月开始,到2010年4月建成。2011年,由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的介入,这座非遗博物馆被命名为“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

    根据笔者的调查,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的干部来自各行各业,既不是博物馆专业出身,也没有专门研究非遗的人士,所以严格说来是非专业人士在做这件事。但是,他们整合了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了“援藏队+林芝政府+事业单位+高校+民间人士”的联动机制。在准备工作初期,工作队请来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从事非遗保护的资深人士阿旺旦增,请他讲解林芝地区的非遗情况。在布展过程中,工作队制订了尼洋阁项目工作实施情况分工表,由援藏队员陈维辉等人负责。他们查阅资料、开会讨论、划分展厅,然后请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展览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策划设计,处理技术问题。另外,他们还请林芝地区文化广电局征集收购农牧民生产生活用品,并给所收集实物建档。工作队请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韩书力组织专业人员在尼洋阁一楼大厅绘制文成公主进藏图壁画,并进行了多次协商和修改。除了运用好西藏的资源之外,工作队还不远万里邀请到厦门大学非遗专家彭兆荣进行现场指导。彭兆荣的弟子肖坤冰博士2008年2月到林芝,在尼洋阁工作了3个月,为博物馆的布展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工作队还采访了工布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等各族群的老人。可以说,是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首次引入了利用博物馆保护林芝地区非遗的理念,用一种他者的眼光来看,如果没有他们的牵头和组织,尼洋阁是不可能建成的。

    企业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尼洋阁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维护过程中,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04年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进藏寻找合适的援建项目时,找到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协商,该公司同意援藏工作队在他们的地皮上修建尼洋阁,建成之后,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另立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尼洋阁为核心,建成占地面积120亩的藏东南文化博览园。政府将尼洋阁设为副县级单位,归林芝地区文广局管辖;外围景观则归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这便形成了“外企业内事业”的互补性格局——政府负责尼洋阁的管理,而企业依托博物馆对整个藏东南文化博览园进行商业运作。

    博物馆本质上是公益性社会机构,公司是商业机构,两者本身存在矛盾。因此,公司在经营商业的时候,做法必须符合博物馆的根本定位。根据笔者的调查,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不想重复西藏旅游业发展的既定老路,而希望依托尼洋阁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产业,以此来吸引游客。因此,他们没有在博览园里设置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而是重视文化品位的营造,对颇有口碑的林芝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了“景观化”的再生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尼洋阁的外围景观建设,完成了这些文化资源的商品化转变。

    吸纳各族民众参与

    非遗与它所在的社区有一种先天的密切联系,如果离开产生它的土壤,这些非遗将失去原有的生命力。与博览园相邻的巴吉村有60多户人家,村民们大都参加了博览园的基本设施建设。仅2010年一年,西藏四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就给巴吉村村民累计支付200多万工资,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博览园建成后,巴吉村村民又在博览园中担任保安、服务员、讲解员,融入到博览园的后期管理和运营中去。2013年,博览园的工作人员增加到90多人,巴吉村村民占有一定比例。年轻村民从中看到了学习非遗的收益,开始有目的地学习,他们讲解本民族的非遗得心应手,娓娓道来,因此大多在博览园中担任讲解员。保护非遗的目的在于传承,而传承的希望在于年轻人,博览园的运营机制激发了各民族年轻人对本民族非遗的学习热情,实现了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文化和经济的双重成效

    藏东南文化博览园在2010年开放后没有很快进入盈利阶段,因为博览园没有出售旅游纪念品的商店和饭店,收入主要依赖20元一张的门票,博览园运作的盈利渠道过于单一,很难维持日常运转,每年都要亏损120多万元。直到2012年夏天,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西藏旅行社建立联系后,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员工达到40多人,才逐步实现收支平衡。但是,西藏的各大旅行社给尼洋阁的时间非常有限,旅行团在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中停留的时间被限定为半个小时,游客只能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对于想细细品味的游客而言,时间显然不够。即使是这样,尼洋阁的存在还是为游客提供了能够集中观赏林芝各民族非遗的场所,既满足了一般游客在一个地方观看林芝工布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等族群特色文化的需求,又为想进行深度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指向性服务,确保游客能够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对于背包客、骑行者和自驾游的散客来说,博览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博览园营造的是纯文化体验旅游,环境优雅,远离喧嚣,因此在散客中拥有良好的口碑。2013年,博览园的员工数量达到了90多人,并处于盈利状态。

     文化资源的商品化转变

     神话传说的现实展现——尼洋阁

    尼洋阁原名娘阁,是西藏的第一座阁楼,位于林芝娘乳岗前边,据说是工布王为苯教祖师辛饶米沃且建造的传教宫殿,东临比日神山,西靠尼洋河滨,故名“尼洋阁”。虽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却为尼洋阁这座建筑添加了神秘色彩。为了使这个神话传说显得更加真实,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请来能工巧匠,在藏东南文化博览园中建了一个9米高的苯教吉祥宝瓶,让游客可以通过吉祥宝瓶感受神秘的苯教文化。历史上辛饶米沃且传教时的宫殿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知道,现在的人们只能通过对这座博物馆及其周边景观的欣赏和体验,来想象当年的雄伟宫殿。

    地方历史记忆的模拟再现——仿造墨脱藤网桥

    藤网桥是居住在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和珞巴族民众用珞渝地区生长的白藤编制而成的桥梁,建造起始时间不可考,是当地民众横渡雅鲁藏布江的重要通道。桥的位置选择、造桥的原料和编织技艺等方面,都显示了当地民众惊人的文化创造力。一般200米长的索桥,需要3600公斤藤条,修一个索桥需要20人,历时10天才能竣工。制作时首先要将藤条一劈两半,再将由劈成两半的藤条接成需要的长度,然后一根根拉到对岸。一般总共需要35根藤条,再将由25个硬藤做的藤圈均匀地放置在桥上,藤条在外,藤圈在内。35根藤条分布是:桥的左侧和右侧各10根,桥的上部是空的。硬圈放好后,用细藤绳将它固定在藤条上,底部用细藤编织成一个网状的圆筒。藤网桥的制作工艺精湛,非常适合墨脱的亚热带气候,但是由于藤条韧性有限,容易断裂,每年都需要维修加固。

    如今,墨脱县各地的藤网桥已经基本废弃不用,幸存的一两座也成为危桥,根据这个情况,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希望借用墨脱县藤网桥的名气来吸引游客。为了使游客能在八一镇看到真实的藤网桥,该公司专门从墨脱县请来擅长编织藤网桥的门巴族、珞巴族艺人,买来原料,历时近20天,在博览园里架起一座35米长的真正的藤网桥,这也是八一镇唯一的一座藤网桥,人们可以从它身上感受当年雅鲁藏布江上墨脱藤网桥的魅力,还能在博览园里倾听珞巴族青年男女建藤溜索、喜结连理的传说。

    丧葬文化的遗迹改造——娘乳岗古老天葬台

    藏族的丧葬文化非常丰富,有火葬、水葬、天葬、塔葬、树葬等多种葬法,其中的天葬习俗因为禁忌很多,不许外人在场观看而显得更加神秘。过去曾发生过一些游客不顾禁忌观看天葬而引发冲突的事情,这种情况在西藏官方出台了“未经亲属同意不许观看天葬”的相关规定后,才逐步好转。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针对游客的心理,对博览园中已经废弃的娘乳岗古老天葬台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并树立了相关介绍碑文,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工布藏族的丧葬习俗。此外,该公司还在尼洋阁旁边搭起一座直径35米、高19米的巨大五彩经幡,供游客观赏许愿,这座号称西藏第一大经幡的景观在博览园中格外吸引眼球。

    此外,该公司在博览园中还建有门巴族、珞巴族民居,设置非遗演绎区,手工艺人不定期展示八盖木锁、工布毕秀、珞巴族和门巴族竹编等制作技艺。可以看出,尼洋阁建成后,西藏东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运作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将其投入旅游市场奠定了基础。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江晓雯)


作者:马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