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护论坛 - 非物质文化遗产待后生
非物质文化遗产待后生
 
来源:工人日报 | 日期:2013-06-24 17:09:20 | 浏览 次] 字体:[ ]

 

非物质文化遗产待后生
2013年06月23日 13:13   来源:工人日报   文/赵昂
  推开这个京城最小剧场的破旧木门,慢慢理清了它的历史变迁,也重温了老北京天桥文化的辉煌与消亡。“魁德社”的心酸故事,其实恰恰正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大潮冲击下的尴尬缩影。
  80年前还风靡京华大地的京韵大鼓,如今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事实上,与京韵大鼓相似,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已经垂垂老矣,后继无人,许多关键信息尚未留存于书面就随着知情人的离开而永远消失,成为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相对于历史文物和建筑这类有形的文化遗产,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为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民俗和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而这些内容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很难得以完整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方式不是把承载它们的实物和文献送进博物馆,而是探索如何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新的活力,通过一定的创新来重新开拓新的市场。毕竟,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活”的文化,而不是博物馆里的冰冷展板。
  于小章是最后坚守在老天桥的民间传统曲艺人,希望“魁德社”的剧场能够继续开下去,也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毕竟,将传统文化的薪火传递下去,依旧要靠后生之力。


作者:文/赵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