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护论坛 - 口传文化保护遭遇技术瓶颈,
口传文化保护遭遇技术瓶颈,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 日期:2012-07-12 18:16:53 | 浏览 次] 字体:[ ]

 

口传文化保护遭遇技术瓶颈,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保护时代
 
佟文立
 
    文化与科技融合正在成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今年5月17日,由科技部、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等12个单位组成的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通过了《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虽然《纲要》至今还没有正式公布,但在5月7日公布的《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已经列明了一系列与科技相关的“重点工程”,其中以“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工程”的科技含量提升尤为具有“新意”,甚至包括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统一标准和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化保护系统平台。
    据悉,早在201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就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设置了相关课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进行研究。《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专访了在口传文化领域进行相关研究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孔江平教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的首席专家,孔江平教授就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孔江平指出,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方法来保护和传承。其中,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为重要、特殊和具有价值的一种: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基础,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人类所有非物质文化都基于人类的语言;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是以生理电信号(脑电、心率、指电压、嗓音声门阻抗、呼吸等信号等)和物理视频音频信号(视频、音频等信号声波)的方式来承载的,瞬时即失;活的语言一旦消亡,口传文化就随之消失。这些特殊性质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和口传文化,就一直渴望将其记录并传承下去。最早人们通过在岩石上绘画和涂写符号来记录思想和表达情感。中国现在已知最早的文字是起源于殷商晚期的甲骨文,主要是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如殷墟的大甲骨和周公庙的小甲骨。可以设想,如果古代有录音机,我们就不必花这么大力气去研究汉语上古和中古音,也能欣赏到李白的吟诵,这说明文字只记录了唐诗的部分信息。
    孔江平还指出,从目前语音学和言语科学的理论上看,只用语音和录像记录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人们在用一种语言说话和朗诵时,有大量信息反映在呼吸的幅度和节奏上,这些信息对于研究韵律和个人风格极为重要且必不可少,而仅从语音信号中是无法得到这些信息的。
    语言的发声类型在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中同样至关重要,但目前这些信息很难从语音中提取出来。我国不仅有大量的戏曲,如昆曲、京剧、藏戏、彝剧以及各地方的傩戏等,也有大量以嗓音发声类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口传文化,如藏传佛教的诵经、蒙古族的呼麦、佛教的梵贝等,如果不采集嗓音信号,就会丢失大量信息,基本上无法传承这些口传文化。
    言语产生的理论表明,声道的变化是言语产生中最为重要的生理机制,而声道的形状和声音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不同的声道形状,可以产生同样的声音,因而就有了代偿性发音和腹语这些特殊的语音现象和口传文化形式。对此,孔江平分析:“这说明如果我们不采集声道的信息,有些语言现象和口传文化形式是无法得到保护和传承的。”
    另外,心理信息的采集和保护也非常重要。虽然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采集很多和心理相关的电生理信号,如大脑核磁共振成像、脑磁信号、脑电信号、指电压、心律、血压等,但目前国内外涉及语音情感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哪些心理信号和语音情感相关还没有达成共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任何一种民族的口传文化都是在百万年人类进化的长河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这种“文化物种”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不亚于自然物种的形成,都是人类智慧的宝贵财富。
    孔江平表示,目前各国列出的口传文化遗产,大都处境艰难,濒临灭绝,这说明全球都面临着如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难题。应对自然物种的消亡,人类目前主要采用建立种子库和基因库的方式加以保护。而对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这种“文化物种”的保护,世界各国还没有形成共识,只是学者在对濒危语言进行一些零星的抢救。主要方法有书面记录、录音和录像,然而这些方法还达不到全面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如何有效地对我国有声语言及口传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也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际和国内根据自身目的的不同,主要在语音识别和合成领域,建立了大量有声语言的声学数据库。主要是利用各种科学仪器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进行各种信号的采集,然后进行信号处理,最后对提取出的参数进行各种计算,再建立数据库。
    “然而,声学数据库的方法用于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是过于简单。在现有科学技术条件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比如用语音多模态的方法采集语音信号、面部视频信号、嗓音EGG信号、呼吸信号、气流气压信号、高速数字成像声带振动信号、X光动态声道信号、核磁共振(MRI)声道信号等。在语音多模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对某一种有声语言或口传文化进行建模性研究,并在建立相关声学和生理模型的基础上对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孔江平说。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编辑:江晓雯)
 


作者:佟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