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护论坛 -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来源: | 日期:2009-08-15 18:59:25 | 浏览 次] 字体:[ ]

 

 

【论文选摘与名家访谈】
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东南大学的讲演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画家,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
  核心提示
  历史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还要站在明天看现在,看我们在这个文明转型期保住了人类文明的什么东西。
  全球文化正在遭遇商业文化的挑战。商业文化的特点是只追求利益,不传承文化,它只有两道主菜:名人和时尚。
  保护好我们的古城、古镇、古村落和民族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使命。
  我近来基本在三个领域奔波:一个是美术,一个是文化遗产保护,一个是文学。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现在在困扰我,我今天把困扰我的问题交给大家,希望大家一起帮我思考。
  历史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还要站在明天看现在
  我认为文化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文化所面临的挑战,我讲的是中华民族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使命,这个文化使命是被文化的困境逼出来的。这个使命不是自己确立的,是受一个时代性的驱使,时代性的逼迫。时代性的困境是什么?就是文化遇到挑战。那么我们的文化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首先,人类的文化都遇到挑战,主要遇到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全人类的文明已到了一个转型期。人类历史上的文明转型期有两个:一是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还有一个就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就是我们脚底下这个时代,整个的人类文明都在转型。原有的文明阶段不管多灿烂,都要瓦解,新的文明要确立。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各种文化的传统,各个民族文化的基因,还有大量的文化财富都是在原有的文化里面,但是这个文化整体性现在瓦解了,这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一些考古学家从希腊的迈锡尼文化和克里特岛开始进行考古,他们到埃及去考古,然后一些人到西亚去考察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的文化。实际在那时期,人们还不是特别清醒,但我认为人类的文明已在悄悄地向现代转型。因为人类只有进入一个现代社会,才将原来的文明和原来的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对待。
  人类的文化转型现在遇到了一个新问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转型愈演愈烈。到了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在当代,全世界的文明在迅速转型,遇见了诸多新的挑战。而我们那个时候在搞文化大革命,那个时候有个比较大的概念出来了,就是现在我们不断从报纸上看到的词汇:遗产。我们好像认为遗产就是过去的,老的东西,都是所谓历史的垃圾。杨澜在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后说了一句话,就是中国人要考虑给这一届的奥运会留下什么遗产。我认为这句话说到最关键的、最现代的一个概念,就是现代人的遗产概念。
  历史是什么?历史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还要站在明天看现在。因为在这个时候有新的遗产观,遗产观并不是说站在现在看过去,而是说要站在明天看现在,看我们在这个文明转型期保住了人类文明的什么东西。杨澜的意思就是说从明天看奥运会历史,再过100年经过中国的时候,中国人用什么样的文化、什么样的精神注入奥运会的遗产。
  把文化遗产当作精神财富继承,是人类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人类的遗产观在历史上从来都是个人的、私有的、物质性的。到20世纪,人类的遗产观开始发生变化,人类开始把人类共有的、精神性的东西看作是遗产。这个遗产是什么?就在人类文明的转型期才出现了新的遗产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文化遗产。
  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就开始有了这样的概念,这个时期我们中国人没有,我们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疯狂地毁坏我们这个不知叫遗产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应该为文革感到羞耻。创造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东方文明的国家,却把我们的文化当作我们的敌人来扫荡。人类在这一个文明转型时期时有一个觉悟,就是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与从渔猎文明到农业转型不一样,从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型时,文化基本未留下东西,人类没有遗产观;但这一次人类非常自觉,有了全新的遗产观,不是把遗产当作物而是当作精神。人类开始把遗产当作人的精神财富来继承,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人类的文明史一共就几个阶段,一个是自发的文明,一个是自觉的文明,一个是文明的自觉,三大步。在墙上画画,那是自发的;后来把画画、跳舞当作生活中的一种文化,当作一种仪式,当作一种艺术,就从自发的文化变成自觉的文化;我们要保持它,当作一种事业,要坚持下去,要发展它,我们就有了一种文明的自觉,也就是文化的自觉。
  20世纪人类在文化上很伟大,有一个文明的自觉性,它有新的遗产观出现,把遗产作为精神,而不是作为物质对待。这个应对是前卫的、超前的,对遗产的看法不是回头看过去,是为了未来,为了继承。
  我看过一个材料很有意思,讲的是西方人的易拉罐发明出来的时候,马上就有人认为易拉罐的小环污染环境,很快就有人发明了新的环,就是按进去的。搞工业的宁愿把原来的模具毁掉,改模具,也要保护环境,这是一种前卫的、自觉的文明,反映是超前的。但是我们在文革时,批孔子、批《红楼梦》,一切都批了以后,我们就剩一个空架子,我们的那代人对整个中国文化认识都是空空如也。我们把整个文化一切都放到市场经济下,放到全球化时代,我们不是线性的,我们和西方人不一样,西方人进入全球化时代是线性的进来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全球文化正在遭遇商业化解构
  我们的整个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化的过程。就是说原有的农耕文明进入现代之后,它要被现代文明取代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就是被商业文化所改造。因为商业文化要从原有的文化中挑选卖点,能成为卖点的它才接受,不能成为卖点它就扔到一边。
  我曾经说过,民间故事、民间文学马上就要消失,而且消失最快的是口头文学。因为只要一个电视信号,或者只要一有电脑,民间故事就消失得很快。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菜单都是什么样的内容?我在天津大学教书,有一次我的研究生们来找我,三个女孩子,想当超女。我说你知道超女是商品吗?一个女孩说:商品有什么不好?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说商品有商品的规律,一个是促销,不断的炒作促销,然后是热销,之后是走红,所有的生活细节都能成为媒体的猛料,然后越炒越热,到一定的时候,新一代的超女出来,这时候就开始滞销。商业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永远要有新的商品代替以前的商品,否则商业无法发展,商人也无法获利。比如手机,今天可以是彩铃的,明天是和弦的,再过两天就是立体的,一代代变的过程中,不断地从你口袋中掏钱,这就是商业最本质的一点。做超女你就要做好有一天被清仓处理的思想准备。
  商业文化的残酷性就是商业文化不追求永恒的,商业文化不对文化本身负责任,商业文化只需要从文化里谋利,商业文化不需要建设,对于原有的文化是挑选卖点,能成为卖点的就要,不能成为卖点的就撇掉。商业文化一定要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原有的文化进行解构,重新改造,把表面的能成为卖点的拿出来,对文化不负有任何责任,不负有传承责任。
  在商业文化的霸权里面,文化菜单就剩下两道主菜,一个是名人,一个是时尚。虚构的人物林黛玉没有陈晓旭有媒体的价值,有公众的兴趣,这就是商业文化的特点。因为陈晓旭是名人,林黛玉是虚构的。媒体的主菜就是名人,名人的逸事、车祸、绯闻都成为公众的兴趣,是现在大家文化生活、文化消费里的重要一道菜。
  商业文化菜单里另一道主菜就是时尚。现在的时尚和唐代尚胖、楚王好细腰、30年代流行旗袍不一样。现在的时尚是商家事先制造出来的,明年流行紫色,他就先造势紫色,然后明年再生产紫色。所有现代的时尚实际都是商业的陷阱。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人们是孤独的、浮躁的,没有人对你的文化负责,你也不会对你心灵中的文化的建设负责。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里,人不可能深刻,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文化上的一个问题。
  旧城改造不能让文化的载体消失
  人的价值存在于自己独立的价值中,民族的价值也存在于民族独立的价值中。东方的智慧,我们的传统,我们独有的价值观、审美观在我们的文化里。但是我们文化的载体正大量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而且是不知不觉地就失去,首先就是我们的城市。
  全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创造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大自然最伟大的创造就是多样性的大自然。我们保护濒危的动物,但是我们却没有保护好我们濒危的文化。我们的城市在旧城改造这个口号下,已经变得完全一样了,没有人怜惜它。因为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一定要把它毁掉。
  在农耕社会里人是厌旧的,春夏秋冬是一轮一轮的,每年在冬天以后,在春天要来的时候,他希望万象更新。因为农耕社会太长,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历史感上和西方人不同。去欧洲的人都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每一个欧洲人的历史感,包括农民的家里面,都会把他老祖奶奶的一把椅子放在非常显眼的地方,它是充满了个性的,充满了历史记忆的,情感记忆的。他们不会把冰箱搁在正面,觉得气派。
  我们的城市在迅速的消退。我说的城市问题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多少城市,都是新建筑,都是玻璃幕墙,都是其俗不堪的门帘,都是字倒着写。
  我曾经在敬一丹的节目里说过,字是不能倒着写的。按照中国的风俗,一般在垃圾箱上、水箱上是倒着贴,因为它要倒出来,倒出来就把福倒掉了,所以倒写矫正。住房最里面的柜子上福字是倒写的,福倒,到里面,不是到你家大门口就不进去了。另外,中国还有一个门的文化,大门是恭迎客人的地方,应该是大方的,所以字必须是端端正正写的,不能是颠三倒四的。这个字其实是从香港那边来的,福字倒贴就有了卖点,实际也是商业化的结果。
  保护古城、古村落和民族民俗文化刻不容缓
  在古城消退的同时,就是我们大量的古镇、古村落、大量的民族民俗文化在丧失。
  最近我在忙的一个事情就是中国古镇的调查。现在中国的村落,除西塘、周庄、同里、乌镇这几个所谓的江南六镇保护的还比较好,但是也基本旅游化了。中国的古村落在迅速的消失。最近我们请一个民遗学家对山东的民居做了个调查。中国到底还有多少村落?我给了他三条标准:第一,是鲜明的地域代表性;第二,村落基本体系完整;第三,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俗,有自己的民间艺术,或者有他的民间艺术传人。因为我们想三年之内搞清这些问题,希望向中央建议,保护好我们整个的古村落,能不动的就千万别动了。
  现在包括山西的煤贩子,已经没有土地开发了,就开始到农村买村庄了。他们在村庄前面、后面围上铁栅栏,然后把村庄打包,找几个比较好的房子装修一下,找几个人扫扫地,应付一下旅游部门,两边都搁上熊猫抱着足球那样的垃圾桶。开发旅游总得有两个漂亮的房子,不够漂亮的时候就请人来刷刷漆,然后再请当地的一些文人们编点故事。一般都是一个老爷有六个妾,参观的时候非要领你到一个黑屋子里说,这是老爷金屋藏娇的地方,所有的古村落都有一个金屋藏娇的地方。
  我们过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时,请了大量的民间的艺人,这些人有民间的乐师、琴师、民间的画工、民间的手工艺人、绣娘、还有各种各样身怀绝技的人,也有山东鲁西南地区印木版画的七八十岁的老人,我觉得每个人身后都是沉甸甸的文化。
  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人在大量的消亡,他们的后代对他们没有兴趣。前一段时间我去贵州访问,黔东南地区有32个少数民族,每年有40万人到江浙一带打工,这些女孩子们也被商业文化弄得眼花缭乱。到春节,把什么任贤齐、毛宁什么的盘子都带回去了,一到村寨里面那些女孩子都围过来,然后被吸引,也出来了。这些人回去以后完全换了T恤衫、牛仔裤,完全不一样了,给那个地方带来一个很大的冲击。现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说少数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每年都有两三个村寨不再说母语。
  前几年一个法国女人,很有眼光,她住在贵阳,使了一些小钱让一些古董贩子到村寨里去专门找100年以上的那些苗族的银饰、项圈、手链,还有刺绣,非常漂亮的老的服装。她在每样东西上加个标签,标上什么年代,什么样的人家,干什么的,属于哪个村寨都写得很清楚。她做了六年,最后她在贵州说了一句很狂的话,她说15年以后中国的少数民族到法国来看。
  我们前几年做了一个事,就是把贵州所有民间艺术做一个普查,请了当地很多大学的学生,把贵州的9个地区,85个县,几千个村寨的,大到民居,小到荷包,做了全面的普查,然后做了个信息库。我在两会提过一个提案,就是重要的古村落全要建一个博物馆,把这些东西留在博物馆里。在意大利、瑞士,这些古老的村庄像诗一样,那样的优美。
  我曾经到多瑙河边卡缪那个地方,看到一个女孩子从一个教堂下来,穿着很长的裙子,手里拿着一串很大的钥匙,钥匙很古老。她走到一个大拱门,把门打开的瞬间,我仔细一看里面,就像茨威格小说里描写的一样都是艺术品,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家,他们这么热爱自己的文化。而我们呢?就包括宏村、西递已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我们进了这个地方往里一看,基本上都是新东西,他们不是喜欢新东西,而是卖老东西才能多卖钱,我们的古村落基本被文物贩子给掏空了。
  我注意了北京潘家园十几年的变化,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在北京青年报发了,名为《从潘家园看中国文化的流失》。最早这里的人家卖的是家里的细软,镯子,小银饰,小孩的长命锁。然后就卖墙上的字画,字画卖完就开始卖家具,这些都卖完了以后就开始卖窗户。你看越好的饭店里老窗户就越多,都变成了装饰品了,那些窗户从哪来都不知道。最后卖什么?卖柱础、卖柱子。
  这个世界必须要有没被商业化的精神绿地
  雨果在1835年写了一篇《向拆房者宣战》的文章,把那些没良心的开发商臭骂了一顿,说他们把法国历史的精华,把那些石头上尊贵的记忆都毁掉了。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作家,是《卡门》的作者梅里美。他成立了一个法国古典建筑保护委员会。他保护的不是建筑,而是法国人的精神。后来又出现一个很了不起的法国小说家叫马尔罗,他当过文化部的部长,其间他对法国整个的文化做了一次普查,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做了彻底的调查。调查完以后,他说经过这次普查,他们知道美国人是军事和政治上的超级大国,但是法国是文化上的超级大国。法国人不随便说英语,就说法语,强烈的文化自尊。每年有6000万人去法国旅游,那么尊崇法国,就是因为法国有一些先觉的知识界的人,他们站在了前沿。
  有人说我们目前因为太穷,富了这些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处理好。现在穷没有办法,先解决肚子问题。现在中国的饭店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还没想到文化吗?一个国家富当然好,要富到哪里去呢?不值得思考吗?富到哪里去才能回来怜惜怜惜养育我们的生命的文化?
  我们一代一代人之所以能够交流,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文化。文化不只是语言。我们用的一种表情、一种方式,我们就会有一种感应,这种感应就是文化造成的,因为我们从小在同样的摇篮里,听同样的儿歌长大。我们对绘画的水墨就有感觉,西方人对水墨就没有灵感。我们到过年三十那天如果没回家,非得给家里打个电话,那个电话就和平时不一样,因为那有节日气氛,就是民俗,就是我们民族特有的情怀、凝聚力。
  我在美国一个小城镇访问时,到一个保险公司,老远的看到一个雕塑矗立在那,是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作品。往前走,有毕加索的雕塑,整个保险公司放满了现代艺术和现代雕塑。我问那个公司的老板这是为了什么?老板介绍说,第一,是因为现在的艺术家是试验性的,他们需要人支持。第二,是为了让职工在一个非常高尚的地方工作,他们就会有一种尊贵的感觉。我想我们大学生也是如此,不是到大学里拿一个罐装点知识就走,他们在这里要建设自己的心灵,使自己高贵,变成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思想的人,走向社会。
  去年我在天津艺术学院办了一个画展,从意大利弄过来米开朗基罗等一批大家的作品,全国大学生来参观都免费,每天有7000人。我们就是想在大学里有一片净土,有一片把美视为神圣的地方,有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商业化。这个世界上必须要有一片精神上没有商业化的绿地。我觉得大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人生的理想,价值观的确立,还要建设自己高贵的灵魂,要对我们的国家、民族负有责任。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录音整理:齐琦 徐勇)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