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渊源 - 少北武术历史渊源概述
少北武术历史渊源概述
 
来源: | 日期:2009-08-14 14:44:36 | 浏览 次] 字体:[ ]

 

少北拳源于人祖门少林派(注:民国初年,嵩山少林寺主持妙兴法师确认少林派为人祖门武功见妙兴遗墨罗汉拳拳诀),是少林武术的一个分支,具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这部珍贵的文化遗产,系明代末年少林临济大师觉空和尚所传,历经七代由河北丰润县赵国伦先师传至锦州的少北拳创始人张荣时先生。

 

少林寺禅宗传至十代义玄禅师,曾离少林寺去河北正定临济寺讲经说法,为佛教禅宗增补很多新意,并广纳门人弟子,代代相传,后人称为临济宗,为少林禅宗的五大宗系之一。五大宗系乃佛教禅宗之内派,并不是少林武术的宗派,但少北拳武功的源流,多是临济和尚所传。

 

义玄禅师的第三代俗家弟子,约在晚唐时期的园明上人,可说是少北主要散招式的创建人之一。他曾传授短打各种招式,提出了十六形(手八形与腿八形)、二十四手、三十六招等相连的变换运用,为少北短打之源流。

 

宋代隐居于同福寺的临济和尚性空法师是六合理论、六合拳的主要奠基人,并首次提出“手、眼、身、腿、步、气”六根的大法在于形、法、力、术的根本规律。这就是少北六根功的源流。

 

元代临济和尚泓一禅师,因与当时少林主持有隙,去山西五台山入五郎庙(宋建),钻研武功达数十年奠定了拿术与破拿术的基础理论及有关套路。后传于其棋友之子李镜缘,世代相传。这就是少北破拿术的源流。

 

明代是中华民族武术发展的兴旺时期,如觉远上人,贵为广州富家公子,但为中兴少林武功,剃度为僧。他曾不远千里走访甘肃兰州的名拳师李蒙叟,也曾拜访山西同州的白玉峰大师。他们同在洛阳同福寺研习武功,后来同去少林寺皆成少林寺僧,共同整理收集失散的武术及术理,使少林派武功有了长足的进展。

当时比较有名的少林大师,如江苏的金臬、痛禅上人、小山和尚、李镜缘,以及先学武当,后入少林的武林巨子张松溪。尤其张松溪曾随戚继光将军组军在沿海一带抗击倭寇,名声大振。

 

张松溪由于兼习两派,成为少林派柔化武功的创建人,提出了刚柔相济的武功原理,世代相传。经四世传山东张大奇。世称少林滑化派,他首创滑掌拳,后立柔化拳,柔化短打,并密授柔化克敌的柔化术理。这就是少北柔化术理和拳法套路的源流。

 

金臬大师据少林二路罗汉拳、黑虎拳、六合拳,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实践创建了神武点刚长拳(经张荣时先生去掉了神武二字)。据赵国伦老师讲,少北禅林拳系白玉峰大师秘授。

 

少北三部长拳,皆形成于明代。明末清初临济大师觉空和尚,精通武功。他曾创建短拳八部,并精通罗汉、六合、点刚、禅林等长拳及短打,更精于棍术。其主要弟子漆黑子,人称“黑爷”,夫妻二人皆属少林巨子,精于一指禅功,曾以一指漫游大江南北,名威四海。曾访张大奇及李镜缘四世弟子孙贡玉等交流武艺,成为至交,并学得柔化及破拿术理。至此,少北武功大格已定,如八部短拳、三部长拳、短打散招式及破拿术法等,由觉空师尊下传六世,传于张荣时先生的宗师赵国伦。

 

清代由于少林寺反清扶明,曾两次被清廷所烧。因此,寺内广大僧众,流散云游于祖国的四面八方,为生计而各自收徒授业,从而使少林武术兴于全国各地。

 

当张荣时先生在小学读书时,曾巧遇了空禅师(当时老和尚云游至山海关,在徐达家庙“太傅庙”挂单)授业达三个月之久。其所教、所改及所讲,皆与赵国伦老师大同小异,并尊觉空为大师。

 

当代少北拳宗师张荣时先生对这一支武术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钻研、整理和归纳,发现少北拳术理特别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由于不断的探讨、概括、分类,使少北拳有了完整的体系,使这一支武术走向了科学化、系统化。

 

历史的演变,已使少北武术的实践和术理与当今的少林武术有了很大的差异,源于少林而又别于少林,且有创新,因此,复名少北,乃自然之理。

 

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室

                           2008年4月3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