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中国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渤海大学少北武术学会 | 日期:2011-11-28 08:54:02 | 浏览 次] 字体:[ ]

 

2011年第2期总第104期
———————————-
中国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刘家特
(渤海大学研究生院 研三 少北学员 学术论文指导教师 陈健)
 要:心理品质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内涵入手,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分析中国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武术;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102-0272)-02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国家教育部还专门下发了《加强普通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阐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武术运动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近年来传统武术已被规定为高等学校体育必修课程,并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和支持。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1.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人类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是对健康的全面、系统的定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rlow)和密特尔曼(Middleman)提出的10条标准被心理健康研究者引为经典:(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的宣泄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有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1]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
2.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根据身—心互感作用理论中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身心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临床研究表明,从运动中获得的良好心理效应可与从标准心理疗法中获得的效应相媲美。武术运动可以调节内分泌,缓解大脑中枢神经的紧张,调节植物神经的活动功能,使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使人精神愉快,胸怀舒畅。[2]
二、中国传统武术的意义
1.历史贡献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怒发冲冠》)自古以来武术为国家培养出无数优秀爱国将领,他们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抗击外来侵略。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民族英雄戚继光等。宁波卫署指挥佥事万表在《海寇议》中写道:“时值海寇出没,为江浙患……其后倭乱大起,万表结少林僧,习格斗法,屡歼其众。”
2.广泛的普及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被国际奥委会定为特定比赛项目。随着中国功夫走进奥运会,武术运动在各个地区得到进一步的普及。武术运动已成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项目。其充实丰富的内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太极拳作为最普及的武术运动项目,为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社会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
3.科学性
首先,指导理论的科学性。武学本身就是科学,武术中的原则、法则、术理和定义也符合现代科学理论。一代宗师张荣时先生退休前是一名大学物理教授。他对人祖门少林北派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专研,发现其术理特别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并结合了人体运动机械学和中医学。他经过不断的探讨、概括和分类,使这一武术门派走向了科学化、系统化。[3]
其次,实践的科学性。武术的练习讲究自然气候的变化,大多数时间选在清晨练习。这个时间段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可以进行有氧运动,避开了刮风起雾,下雨降雪。这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与天地和谐,反对与客观规律相逆。
4.艺术价值
(1)意境之美
意想,是我国古典美学理论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传统武术训练中自我体物原则的重要内容。清代乾隆年间《拳经拳法备要》中描述行役拳“起时直龙升天,落入霹雳击地,其无影,落无踪。”这类带有比兴修辞手法的理论描述,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审美意识。[4]
2)艺术表演
传统武术中也有侧重于艺术表演的门类。因技法种类丰富,表演套路可预先安排,可单或多人表演,气势如虹,振奋人心。同时,武术动作要求规范,是人体的造型艺术,所谓“以形喻势”。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也用各种武打动作来起到艺术渲染的效果。
三、中华传统武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传承爱国精神
宋代以后,尚武精神所涵括的文化精华积淀成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一部分,直到现在,习武之人以“为国争光”、“维护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近代人士对此有进一步诠释,那就是健体强身,以武兴国。中国之近代史上很多习武之人是著名的爱国人士。可见,武德中凝结着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5]
2.培养进取精神
武术可以焕发出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求胜欲的学生有最好的工作能力,永不满足,他们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有高度的积极性、心理活动的紧张度、思维过程的速度。他们可承受压力和挑战,可制止较早发生的体力和精神的疲劳。“更高、更快、更强”也是奥林匹克的核心精神。
3.培养平静的心境
武术运动有养心之功效。它可以为人营造宁静的心理氛围,从而保持大脑思维清晰,反应敏锐。正所谓“以武修禅,以禅养武,禅武归一”。再如,太极拳中要讲“心中虚静,空空洞洞”、“心意要贵静”。太极拳运动中所指的“静”,一方面是指全身无处不在运动中,同时存在着相对的静止状态,即身体处在平衡、柔和、放松的运动中,相对与速度快、力量猛的其它拳来说就是一种平静、徐缓的拳术。另一方面太极拳的动作缓慢,似乎在动,又似乎在静。但最主要的是指精神状态而言,静不是思想空无一物。恰恰相反,“静”强调要从容地专心练拳,精神不松懈,而是专心于练习的动作中。换句话说,静也就是要求思想集中,沉着、冷静,镇定地按照练拳的步骤和要求,使动作保持缓慢柔和,姿势正确不呆板,呼吸自然舒畅,毫不矫揉造作。[6]
4.增强诚信观念
利用武德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武德即习武、练武的道德准则。“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和武技如鸟之两翼,相辅相成。武德决定着习武者的归属和社会价值,武德可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善恶的判断力。[7]中国武术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哲学思想核心就是儒家思想。论语有云:“君子至诚。”因此习武之人最讲究“言必信,行必果”。[8]
5.增强自我调合能力
首先,武术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楚汉相争时的“鸿门宴”:“项庄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无以为乐,请与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舞……”大学生也可以将武术运动当成一种健身娱乐活动,作为一种游戏玩耍来调节身心压力,从而使自己获得很好的放松。
再者,武术是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大学生在开展武术运动的过程中,不但可以与同学切磋技艺,同样可以交流武术以外的事情,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倾吐对象,倾诉自己心中的苦恼,排解心理障碍。在与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交换意见,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调节不良情绪。
四、总结与建议
大学生是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广泛关注。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心理健康品质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武术运动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而改善大学生的行为品质。具有多重性的中国功夫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陶冶情操,为大学生人格完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健康的作用,是高等教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普及推广中国传统武术教学,让更多的大学生加深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功能和价值,也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房素兰,方鸿志.《让快乐伴你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09).
[2]薛昆.青少年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J].南昌高专学报,2008(08).
[3]中国少北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少北武术历史渊源概述.2009(08)
[4]马国兴.古拳论阐释续编[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06).
[5]陈天日.试论霍元甲的精武精神及在传承中华武术文化方面的贡献[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报,2009(02).3
[6]姜娟.太极拳健心文化及其科学基础[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0).
[7]文智,徐自升,胡宏利.论武德的现代内涵及其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网络财富,2009(10).
[8]刘志华.儒家思想精髓与武德教育[J].企业家天地,2007(11).


作者:刘家特